党建新闻
  党的知识
  党员风采
  精神文明
  中大报刊
  互动平台





首页-党建园地

 

为“官”先立人

    于丹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昨天我来上海时还烟雨蒙蒙,今天早晨却是碧日晴空。在这样一个三月早春,想起《论语》里面孔子与学生探讨一个人都有什么样的志向,学生有的说要治国,有的说要礼仪兴邦,每个人的理想都说得很大,老师都不以为然。最后有一个叫曾点的学生说,我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无非就是在这样一个春和景明、一个良辰美景之下,放飞自己的心情,穿上新做的衣裳,带上几个朋友,叫上一拨学生,大家去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到舞雩台上唱唱歌、跳跳舞,让自己有一个心灵的仪式,最后一起快快乐乐,踏青归来。最后孔子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我的理想是和他一样的。为什么会如此?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其实,过去我们会有一个判断,作为我们党的一个基层领导干部,要为人民为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忘记自我、为社会做到最大贡献。在今天,当我们回到古圣先贤最朴素的经典中,我们可不可以探讨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人只能是先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意识,他应该先把一个自我建构得更好,然后才有可能对家人、对朋友、对群众、对社会这样一层一层地推及开来,做到最好。其实,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就完成了一次心灵仪式,让自己的心灵能够有最大的快乐,我想这是自觉的、自信的人不辜负每一个季节给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谈关于党政干部的自我修养,我想就是每一个干部用一种快乐的、自信的、健康的理念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每一个季节里辐射出一种光芒去影响他人。我们应该返朴归真,回归到一些最基础的理念上,去发现自我的心理,从而构建社会的和谐。
  所谓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就是鼓励个性,让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愿望。一个铁板一块、一统天下的社会永远都不是最健康的肌体。我们文化的和而不同,就是包容异端、允许个性,让每个人把他的价值取向做到最大化,在全社会构筑一种动态的文明,这种动态和谐生生不息,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白色有一种死寂的白,也有一种生动的白。我们的社会究竟是一张死寂的白纸,还是一张生动的白纸,就像小时候做的实验,用一张圆形的纸,上面七等份,画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间用铅笔戳起来一转,看起来也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的社会在每一种个性的和谐相处当中做到一种灵动的周转,这个命题起自于自然的、和谐的心里。什么是心灵里面的和谐?首先要做到心灵的自我发现。大家可能看过我在《〈论语〉心得》中讲到的那个故事,一个病人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的心理压力很大,现在的状态是不怕工作,但非常怕独会内心。只要在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称赞我是优秀的、合格的而且是受到热烈欢迎的;但只要在工作状态之外,我是惶惑的、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不知道想要什么,就会食不甘味、寝不安眠,长此以往,我简直要得抑郁症了。医生就跟他说,在我们的城市有一座剧院,每天都有一位最优秀的演员给大家表演精彩的喜剧,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看过他的表演吗?等你先看上十天半个月,再回来找我讨论你的病该怎么治。听完医生说的话,这个病人好久都没有抬头,等他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他跟医生讲,他其实就是那个喜剧演员。我们每个人都叩问内心想一想,有很多时候我们是怯懦的、不勇敢的,是因为我们不敢承认现状。其实,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谁不是这样一个演员。我们有自己的职业角色,我们尽责、尽心,我们在这个角色上做出最优异的表演,我们周边有掌声,头上有光环,但是在夜深人静、独对内心的时候,我们敢说自己就很幸福了吗?孔子有句话叫“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改善现状的前提就是真正地认清现实,当我们连自己的心灵都无法发现的时候,我们何谈团队、何谈一方水土的百姓。知人而论事,人不了解自己的心,又怎能体谅他人的心?
  我想,作为党政干部的自我修养也好,作为社会和谐也罢,每个人都应该从发现自己的内心开始那么独对内心,我们往往会有一种疑惑,就是有一些愿望我们可能看不清,但一旦看清了我们就敢去做吗?其实,生活的儒与道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是表述不同而已。孔子说,人这一生,我从年十五就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走到七十岁,认为耄耋之年,应该通过一生的历练达到最完美境界了,他用七个字来概括,即“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其实做到这七个字太难了,因为它是双重标准,包括个人的道德标准和社会的制约标准。个人的标准是“从心所欲”,就是终于听见了内心的声音,终于看懂了内心的愿望,而且可以去跟从,可以勇敢地去执行。但另外一方面,在不超越社会的规矩法度、不伤害他人的情感幸福、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的情况下,把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其实我们想一想,在社会上往往出现一种两极化的现象,一种是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终其一生,淹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偶尔夜半梦回,也只是感叹一声,坐一坐,抽一支烟,倒头又睡了。到天亮的时候,回到自己的角色,又把这件事情忘了。所以,一生做到不逾矩,用一种文化概念解释有可能就是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说人云亦云,每个人是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而从来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是比较勇敢的人可以做到从心所欲。比如说,现在可以看到一些很另类的人,他们一生狷狂不羁、特立独行,是可以做到从心所欲的。但某种程度上,无论是从他身边的亲人,还是从社会来讲,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他的影响甚至是伤害,那他就逾越了社会的规矩了。所以,有时候,圣人之言,微言大义。
  我们看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就简单的七个字,但是一生要想做到谈何容易!这个意思在《庄子》里表达得更简单,就是五个字,叫“外化内不化”。什么是“外化”?其实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随遇而安、顺应规矩。一定要做到顺应自己的职业岗位、角色要求,听从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礼仪,逢年过节对他人友善,上班时能恪尽职守,这一生在社会层面上能够做到与他人和谐,做到人生有效率,这就是“外化”。其实,一个越外化的人,他的人生就越有效。但更重要的还有三个字,就是“内不化”。也就是内心永远要有一种清醒的意识,就是我之于我,那种生命可以执守的信念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在“外化”的层面上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但在“内不化”的层面上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外化”的层面上要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去进行融合,在“内不化”的层面上要飞扬在精神的天空,要有一种超越。“外化”是社会人格的实践,而“内不化”是自我生命人格永恒的追求。当一个人做到“外化”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成功了;做到“内不化”的时候,他的生命人格建立了。这种“内不化”往往是很难的,就是一生听从心灵的声音,坚持无悔。但我们现在往往有很多在这两个层面做不好的人。有些人是“外化内化”,一生融入人群,大家说什么就跟从去做,这种人是很多的;还有一种人是“内不化外也不化”,合作起来总觉得磕磕绊绊的;所以,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外化内不化”,我想这需要大境界、大智慧、大超越,需要建构一种生命的觉悟。何谓生命的觉悟?我们看中国字的本义是很有意思的。“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加一个“吾”,所谓觉悟最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就是终于看见了我的心。有很多时候,在这样一个高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有能力建造整个世界上的先进文明、世间百态,但唯独不能“见我心”。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培养一种眼光,就是向外去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但忘记了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可以向内无比深刻地发现内心。所以,能够发现自己,敢于确定自己,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建构更大的和谐、取得更多成功的一个生命起点。
  我们多年的教育中缺少了这样一个环节,就是一个自尊的人才懂得尊重他人;一个人性好的人,他的党性才能提升;一个对自己生命承诺责任的人,他对整个社会才有天下担当。人生的价值环境应该就像军训打靶子一样,总有中心的十环,然后依次是九环、八环……也就是说一个人生命的建立,就像滚雪球,转着中间的小球,它会越滚越大。一个人珍惜自己的生命,尊敬自己的灵魂,坚持内心的声音,勇于在社会上做一个天下担当的好公民,这些应该是他的核心价值。再往外一重,就是他能真正善待亲人朋友。我们过去经常说一个优秀的党员,他为了工作、为了社会职责,父母在临终时都没见到他。自己的妻子抱病多年,孩子不好好读书,在社会从事犯罪活动也无暇顾及,但在职业岗位上对社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个案是有的,但这不能说是一个完全成功的个案。因为一个人在伦理层面上,作为一个家庭角色,他的内心可以成功,但很苍凉,因为他没有为亲人尽职尽责。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成功观,温暖而健康,也就是我们人性中要有最起码的幸福。一个好干部首先对他的家人要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自己的爹妈孩子都没管好,何谈天下?古人云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对自己认真负责,让亲人幸福快乐,进而推及周围的朋友、环境,再推衍出去到更大的社会职责,最后在最外围,最大的范围内才是祖国,才是人民。父母不是人民吗?孩子不是人民吗?你为什么不能做到使他们快乐呢?所以,我们的古圣先贤教给大家的永远是最朴实的价值。
  在今天讲道德建树,就是要我们找到生命的起点。我们有的时候往往是终端的目标过大,而忽略了脚下的起跑线。我老觉得我们的终极目标,说起来是一个绚烂的光环。但是从哪里出发呢?我们找不到脚下的第一个阶梯。其实第一个阶梯就是做一个身心健康、有道德感的人。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闸北区刘惠成老爷爷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听了以后也很感动。其实这位老爷爷不一定有很好的学养,或受过很多的道德教育,但是他一生的行为、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闪烁一种人性的光芒。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性是党性的基础。我有23年的党龄了,我觉得古圣先贤的教诲与党的党员思想提升丝毫都不矛盾,它们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以一种道德的起点作为自己脚下出发的第一步。
  我们再来看《论语》中提出的君子“三达德”。那个时候提出什么是君子?君子之德即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三个最大的道德。那么这三者容易做到吗?其实君子是很高的一个道德标准,但是孔子给的这种界定永远都特别简单,特别朴素。学生去问老师说“敢问君子?”,就是什么叫作真君子。老师微微一笑说,“不忧不惧”,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和恐惧就叫君子。学生觉得太简单了,就追问不忧不惧就能做到君子吗?老师很正色说,“内心不疚,何忧何惧”,一个人自我反省的时候,内心没有愧疚,他们何来的忧?何来的惧?君子坦荡荡,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襟怀真正要想做到长空浩荡、临事无愧,那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一句话,叫“半夜敲门心不惊”,叩问内心的时候,内心不疚。其实,每一个人人生中保守着很多的秘密,有的时候当别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的内心还是有一些隐秘的内疚的,因为你知道你自己欠下了什么。如果一个人叩问内心都可以说,我坦荡荡没有内疚,那么他就没有那么多的忧,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因为一个患得患失、嘀嘀咕咕、“长戚戚”的人,他的心中才有忧虑。其实,我们这个社会的“忧”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多,我们有太多的忧思、忧虑、忧惶、忧恐,因为现在社会选择多元了,价值断层了,人出现选择的时候,忧虑就会多。无论从人或是工作环境或是其他问题,我们知道,多元选择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如果人的心里有准则,那么它是一种奢侈,如果没有准则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回想一下,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中国因为没有多元的选择而显得非常的平静,住房、工作、婚姻等都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是到了今天,车子能换、房子能换、工作能换、老婆能换,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换的。我们突然间在一种特别丰富的选择中最后叩问内心,我幸福吗?最大的麻烦是惶惑更多了,不仅不幸福,换来换去,反而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得到的越多,看见的欲望越深。因此,今天丰富的选择让人的忧和惧更深了。
  谈道德文明,从来没有抽象的环境,一个人不能凭空地脱离时代而仅指内心就可以获得幸福。其实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对的,都是在一个外在环境上被折射出来的。我们今天面临的忧多了,惑也多了,困惑、诱惑、迷惑都多了,那我们的惧自然也多了,畏惧、恐惧、惧怕在心里漫天漫地,因为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怕了。当一个人患失的时候,内心就会对所得看守得特别紧,这就是畏惧。当这个社会忧呀、惑呀、惧呀都突然之间增加的时候,我们能改变社会吗?改变社会是渐渐的,是一个群体的缓慢的工程,但是改变内心这种力量也许来得更及时一些,这就是所谓君子“三达德”的作用。当我们觉得忧太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仁者,就是让我们的内心更宽广、更雄浑、更深厚;当我们觉得惑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内心面对心灵的大智慧,用这种智慧去提升自己内心的判断;当我们觉得恐惧、畏惧过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勇敢,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当自己的内心遭遇外在的风险威胁的时候,我们自己有一种笃定的、从容的勇敢,那么很多事情会迎刃而解。这就是君子内心的力量。孔子在说这三个道德的时候,总要先说一句,“我无能焉”。
  那么,我们看一看这个道德标准与我们今天有什么相关?我们先讲一讲什么叫仁者。学生问仁,老师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爱人”,就是好好地、善良地去对待他人。然后学生又问,怎样才能做到“爱人”呢?老师说,所谓的做仁人志士的事情,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每一个人在世上都想树立自己,但是要树立自己首先要以这样的心去树立他人;每一个人都想发达,要用发达自己的心去帮助别人发达。从举手之劳、离得最近的地方拉一把,这就是仁义的方法。这几句话不折不扣地搬到刘惠成老爷爷的身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老人,他没有那么高的学问,也没有太多的钱财,也不想着要为社会建立一项什么样的慈善事业。无非就是自己坐石凳子觉着凉了想到给别人做垫子,自己走路不方便了顺手给别人做个拐杖,无非就是自己做什么也给别人做什么,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在世界上的树立不见得就要名满天下。所谓“能近取譬”无非就是举手之劳,蹬着小三轮车在公园里发发垫子、收收垫子,这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大吗?所以我就想起了去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中央台每年都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们这些推荐委员要给候选人写推荐词。去年我推荐的就是农村的一个阿姨,她从嫁到这个村子,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一年一年、一家一家地赡养村里的孤寡老人。不管是大小便失禁的,还是智障的,她都每天拿着自己家里的粮食去给人家做饭,去照顾人家。我算了一下,她照顾的老人加在一起是她年龄的几倍。因为她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同时照顾几个,每天就干这些事情,每天就奔走在这些人家。后来她自己年纪大了,就要求自己的子女接着去照顾这些爷爷奶奶。她说反正自己从还没有孩子时起就照顾这些老人,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把这些爷爷奶奶当作自家人。所以别人就说,她的孩子小的时候,就端水给这些老人洗脚,一个一个地给他们搓脚趾头,她就很欣慰,因为她说她的孩子不会不孝顺她的。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个人说话特别朴实,我们当初听她的事迹的时候都特别感动,因为她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理念,几乎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但她却坚持做了好多年这样的事情。这一次的《感动中国》最后要在舞台上给每个人立一座丰碑,在每座丰碑上都会写四个字,就是推荐词的核心。她的四个字就是“温暖世道”,就是她用自己的人心温暖了这个世道。所以在给她写推荐词的时候,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我说其实富人做这样的事就是慈善,而穷人做这样的事就是圣贤。你想一下,富人可以用钱去做这样的事,但穷人有什么?只有用心去做这样的事,所以他们就是圣贤。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也可以是圣贤。所以刚才讲到的刘惠成老爷爷也是圣贤。“道不远人”,“道在人心”,现在很多时候很多行为一旦提升,其实是和古时候先贤所说的“仁”的范畴是不谋而合的。什么叫做仁?这种举手之劳、就地取义就是大仁大爱。在这个老爷爷身上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他能有百岁高龄,如此高龄还能够充满活力,能够去救助他人?这是因为心态决定了状态,他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也在获得。所以这就是道的提升。我们的学者对于道的理念,没有特别大的体验和体会,就是一些生活中温暖的道德和道义。这个老爷爷在菜市场买鱼的时候,鱼被偷走了,他说鱼被拿走反正也是吃嘛。这是什么境界?有个学生曾经很认真地问过孔夫子说,给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都能够受用。今天的学生这样问老师,我想各位老师都会被问住,哪有这样一个字啊?孔子想了想,和学生商量着说,如果有一个字让你受用一生,那就是一个“恕”字。学生就问什么叫作“恕”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强加于人。实际上,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他人的时候,更深地伤害了自己。如果内心酝酿着很多的仇恨,这一生就太可悲了。我听到这个老爷爷的故事就觉得很有意思,觉得这就是一位当代圣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他作为一个做好人好事的标兵或者楷模,其实他就是一个以身践道的当代圣贤。我觉得真正的圣贤在于草根,圣贤不一定要读很多的书,但要明世理。我们在推荐感动中国人物的时候,为什么推荐这个农村妇女?因为她用仁心温暖了世道。在我们的世道上,物质文明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修养极大地提升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道的苍凉就一并化解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哪怕我们去建构每一个社区的文化都是很有意思的。什么不能和中国的古典文化融通啊?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的构建就是不断地用一代一代的现代的故事去诠释古典的经验,去提升古典的精华。这样的话,就真正做到了“仁者无忧”。无非就是从举手之劳的行动,世道的循环去完成一个非常大的世道的温暖。
  其实,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都在提倡一些基础道德。我觉得我们社会应该提出一个口号——“让我们回到幼儿园”。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应该在幼儿园解决但是没有解决的事情。比如说,20年前我们社会在提高整个社会素质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个大家都熟悉。但是我们现在想一想,在社会文明的尺度上提出这个标准,讲得不好听一些就是很丢人。我们这些“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从头告诉大家要讲卫生、讲礼貌、不要随地吐痰、见人问好等等。这些东西应该是一个成人社会的标准吗?这都是幼儿园要学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很多道德文明的建设上应该补一补幼儿园的功课。
  人际之间最简单的是一种尊重,人的一种定位,人在社会上的角色实践。其实文明在很多时候是会返朴归真的。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在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我们掌握了很多复杂的技巧,但是却忘记了本初简单的意义。那些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略掉的。也就说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走得很远,但是可能最后忘记了生命的力量。我在一个研讨会上见到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他的发言让我觉得非常震撼。我们大家都在谈我们社会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做什么。但是老人只提了一个问题,就是做人的底线在哪里?我觉得这个概念提得很好。老人自己给出了答案,就是好人、善人、好公民。他说我们能不能先教育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好人、善人、好公民,不仅仅是说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我觉得在当今社会,我们过多地看到的都是上限,而不是底线。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是生命中的锦上添花,但是我们忘记了雪中送炭。我们往往好高骛远,为了一个目标,最后行走到底的时候,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谈到做人底线这个概念,我觉得非常亲切,所谓 “仁者不忧”。就是自己高兴的事情,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这么简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和人的智慧相关。有大智慧者做起来,会清晰地判断出来。所以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他说是“爱人”;学生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是“知人”。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大智慧,并不是了解物理上的难题,了解宇宙的运行。真正的大智慧是知人,就是你能了解人心上的纹路,去了解人心中隐秘的愿望,去尊敬生命中的痛苦,去能够让自己活得好也让他人活得幸福快乐,这就是世界上的大智慧。所以智者是知人之人。我们今天还问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了解自己吗?刚才我们说一个人完成内心的判读是艰难的。其实这种判读怎么样能做到宠辱不惊不容易,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常态的时候,我们循规蹈矩还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但是一旦荣辱加之,比如有些时候突如其来面临的非难,能不能做到庄子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都夸你的时候,也不再往前多走一步了;“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在非难你的时候,心里却没有一丝沮丧。“定乎内外之分”,就是一个人听见自己内心的定力能够分别外在的声音;“辨乎荣辱之境”,就是一个人知道宠辱不惊,所以庄子说“斯已矣”,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够了,但这确实很难。就说宠辱不惊,一个人能够像韩信那样,忍耐胯下之辱是因为知道自己还有身家的大业,知道自己还要在汉高祖刘邦的身边去决胜于千里之外,去打下大汉江山,所以可以走得气定神闲。特别难得的是他打下天下之后,对当年侮辱他的人怎么办?这个时候他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些人满门抄斩了,但是他却大宴宾客,把这些人请来成为座上嘉宾,这就是一种胸襟。一个人在光荣的时候,就能够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吗?大家都知道名医扁鹊,他和华佗一样被誉为神医,他的高明不仅仅在于他的医术,还在于他永远能够准确评价自己。魏文王召见他,说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个人全都学医,为什么你名闻天下了,他们两个却默默无闻?扁鹊想都没想,应声而答,说我们家弟兄三人,我大哥医术为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疑惑不解:那为什么他们两个都没有名气呢?扁鹊说因为我大哥的医术高到了可以防患于未然,你要有什么样的病,他一望气色就知道了,然后他就用药给你调养好了,病一点都发不出来,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个人不会治病;我二哥可以治小病,治病于初起之时,在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给他调养好了,所以他的名气仅止于乡邻;我只能等到这个人病全部发出来,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时候,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所以大家认为我为天下神医。其实想一想,像我大哥那样治病,病人的元气丝毫不损,像我二哥那样治病,他的元气刚刚破损马上就补回来了。像我这样治病,命是补回来了,但是元气大伤。所以我说我们弟兄三人医术以我为最差。我觉得扁鹊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成功人士。我们真正问一问自己,我今天这个位置有多少是偶然,有多少是必然,有多少是客观的成全,有多少是主观的努力,有多少是生命的本质,有多少是歪打正着?也就是一个人有多少东西是自己生命中的必然,我们能不能看得清晰?所以说大智就是只有洞悉了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洞悉他人。
  我们在这里谈智慧,不说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了解我们的团队,了解我们的工作环境,我只说我们了解两个层面的问题就能问住自己。第一就是是否了解自己,第二就是是否了解亲人。你说亲人天天生活在一起能不了解她么?我这里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对夫妻,两个人少年结发,相亲相爱,从结婚这天起,妻子就每天在厨房里把鱼的中段收拾出来,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用心地烹饪,给丈夫端上去,自己在厨房里胡乱吃一点就完了。这样的日子一过几十年,两个人从来没有红过脸、拌过嘴,等到儿女长成、暮年相伴时,有一天老先生忽然特别惆怅地叹了口气,说我这一生就没有和你提出过什么要求,我现在觉得再不提就晚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顿红烧鱼头啊?我从小就喜欢吃鱼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娶了你以后就没见过鱼头。妻子一听眼泪下来了,她说我自从当姑娘的时候就认为鱼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因为爱你,所以把鱼身上最好吃的部分给你,我吃了一辈子我不爱吃的鱼头,但我从来都不知道你是爱吃鱼头的。这个故事很像我们的生活。我们对于身边的至爱亲朋,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爱着他们,而不是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我们想一想孩子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管孩子多么喜欢这个志愿,我们都说爸爸妈妈走的路多了,你要听大人的话,选那个职业你读出来不会快乐的,你一定要报这个志愿。其实这何尝不是把我们认为的最好的“鱼的中段”强加给孩子。包括夫妻之间送礼物有时候也是这样,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花了一大笔钱送给对方,对方觉得我为了不辜负你,我一定要用这个东西,尽管自己并不喜欢,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这不是因为没有爱,而是因为不懂。在这个世界上,懂得比爱更奢侈,爱随时随地可以发生,但是懂得是一种稀缺资源。张爱玲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有时候缺少的就是一种心里真正的慈悲,就是因为悲悯才包容。所以懂得就是孔子所说的大智,是你能了解一个人的心。但是这个“懂得”要穿越时光,要经过很长的历练,在很大的年纪上才有这样的智慧。就是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就是听什么样的话都不刺耳,别人怎么说总有他的道理,因为环境就决定了他只能是这样的立场和态度。这样的话听起来可能是不近情理的,但是从他的角度来看,懂得他就是懂得了他的这种态度。孔子说,这样是太难了,所以六十岁才能做到。今天这个世界上的大智慧,就是要去伪存真,提升这种判断。
  今天在座的都是党政一把手,大家都要做事关一方水土的事情,但是怎么样做事才能有效率?这里有两种事情,一种叫正确地做事,一种叫做正确的事。这两个是不同的,我们往往是正确地做事,按程序做事,但方法正确并不见得导致结论正确;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做正确的事,就是追求一种终端正确。上级可以不批准这个批示,但你可以迂回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做成了。能够做一件正确的事是基于一种正确的判断。我们今天最缺少的就是这种正确的判断。我是教传媒的,在新闻教材上,国内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的一上来就教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我党的新闻史;国际的一上来就是特别感性地教你新闻判断力,他们的教材里有一个特别推荐,就是国际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总裁下班的时候遇到一个记者,他就觉得很奇怪,说今晚不是派你去采访一个歌星的演唱会吗?还没开始怎么就回来了?这个记者说,我去了,但今天的演唱会取消了,所以就回来了。总裁就对他说,对不起,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你被解雇了。记者觉得很冤枉,说我不是没去,但是今天取消了。总裁回身就叫另一个记者马上行动。到了第二天,后续的那拨记者抢回了一条独家消息,就是当天夜里那个女歌星自杀了。也就是说临时取消一定有它的特别原因。这个总裁在和大家讲的时候说了什么叫新闻,就是一个事件按照预知性的程序进行的时候,采访回来的成品只能叫做报道;但是当一个事件突然出现了突发性的转折,里面就包含了我们真正的新闻。这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是判断力。其实不仅新闻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由于判断力不够而输掉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人不是输在技巧上,而是输在判断上。
  有一则寓言故事,也许会对我们有一些警示。小羚羊要和小乌龟打赌比赛跑,小乌龟居然慢慢吞吞就答应了。小羚羊说那就这样,明天我们从森林的这端跑到森林的那端,小乌龟就慢条斯理地爬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小羚羊到森林的时候,就看见小乌龟已在起跑线上等他,就说那我们开始吧,然后一下就窜出去了,他看都不看小乌龟一眼,直到他跑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停下来很骄傲地说,小乌龟,你在哪呢?话音刚落,就听见小乌龟在他前面几步的草丛里说,我在这呢。小羚羊很惊讶,马上一阵风似地又跑了很远,又问了一下,仍然听到小乌龟在前面说,我在这呢。小羚羊听了都要崩溃了,一口气就跑到了他们约定的终点,却看到小乌龟已经坐在终点线之外慢悠悠地等着他了,小羚羊只有垂头丧气地认输了。从表面上来看羚羊确实是输了,但是羚羊为什么会输给乌龟呢?这件事真正的秘密就是前一天,小乌龟回去就把整个家族的人都叫了起来,然后大家就慢悠悠地在这条路上爬呀爬呀,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只乌龟,而且有一只乌龟半夜就坐在了终点线前面等着呢。所以羚羊不管跑到哪里,在他前面都有小乌龟。我们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缺少羚羊一样的技巧和骄傲,但是我们缺少判断力,所以从比赛呈现出的状态看,羚羊的确是输给了乌龟。但是我们看到,羚羊依仗着自己的优势,根本没有看过对手,如果他看一下乌龟爬没爬就能识破真相。这不是在说我们今天的竞争吗?有的人由于自己的优势过大,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不输在自己的能力上而输在自己的判断力上;往往不输在自己的技巧上而输在自己的识别力上。所以怎样成为一个大智慧的人,就需要内心有一种明晰的智慧,能给自己一个照耀。
  还有一则故事也很有意思。有一个心理学教授做实验,他挑选了十个最勇敢的人,说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就是穿越一个黑屋子,要求每个人都要紧紧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襟,脚下千万要留心。然后他们就一个拉着一个跟着教授走进了这个黑屋子。这几个人觉得也没什么,脚底下是平的,一点都不坎坷。走到尽头,教授打开了一盏灯,大家回头一看,吓得面无人色,瘫倒在地上。原来刚才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是一个巨大的鳄鱼池,大家一想都吓死了。然后教授说,你们再从独木桥上走回去。谁都不敢走,最后连哄带骂,只有三个人抱着独木桥爬过去了,剩下的人说什么也不肯走了。然后教授又打开了二盏灯,大家又看清了一个事实,原来在独木桥和鳄鱼池之间还有一层浅色的防护网,教授说大家再走回去,又有五个人走过去了,但是还有两个人怎么也不肯走,问教授说这个网结实吗?所以我们可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人生的成长都分阶段,一个人二十多岁刚刚走入社会的时候,意气风发,不知风险。在走路的时候,有老师、家长、前辈在带领着你怀着自己的理想、梦幻走,这个犹如在黑暗中过独木桥,前方有衣襟,心里没有太多的害怕,但这不是凭我们的智慧,在黑暗中闯过的风险永远都不是风险。等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在社会上反而畏手畏脚,这个时候就是心里开了一盏灯,看见了鳄鱼但是看不见防护网,只觉得世道险恶,心中有所畏惧,裹足不前。到了五十知天命,心灵的房间在打开灯光的时候,最后会看清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的一片坦途,也不是我们后来看到的一派险恶,因为这个世界上有鳄鱼、风险存在,这是客观的,但是每个人的脚下也有独木桥可以走过去,而且社会还有一个防护网给你作基本的保障,这个时候走得好不好就全靠个人了。我们只有在所有心灵的灯光都打开以后,看到的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
  什么是智者不惑?我们只能说希望每一个人越早把心灵的灯光打开越好,越早看清这一切才能找到自己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方式。黑格尔说,这个世界上很多哲学的判断要经过三个阶段,是谓“正、反、合”。正的阶段,就是一派意气风发;反的阶段就是昏天黑地;合的阶段,就和我们知道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最后都会知道,这条河既不像黄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而是一条只要小心也能过得去的河流。所以智慧就是这样一种判断。
  大智慧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管理团队是要教给他们一些人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古圣先贤那里去寻找。我们可以说《论语》、《庄子》这样的书给了我们怎么样的生活智慧,我们不专门做学术式的研究,只是在生活的层面上去研究它们的使用价值。你看看孔子教给人多少东西是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的?过去很多人都说儒家思想教的都是中庸之道,要宽容他人,那么这种宽容就是自己越忍让、对他人越厚道就越好,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我们同样要归类一下生命的底线在哪里?学生曾经问过老师,说我能做到“以德报怨”,有人对不起我,他给我的是怨,但是我能够以我自己的道德去面对它,继续给他很多的恩德,你觉得我好吗?没想到老师反问了他一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说你都做到了面对对不起自己的人,能够以自己的善良、厚道去面对他,那么你遇到认真对待你的善良之人,你拿什么去面对它呢?学生就哑口无言了。然后老师就给了他答案,一共八个字,叫“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别人如果对不起你,那你只用自己的正直去面对他就够了,正直坦荡,犯不上去对他好,你要留下自己的善良去回报那些真正对你有恩德的人。我们做什么事都有底线。其实以德报怨并不是生命中最好的选择。很多人都说西方的宗教都说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自己的右脸也给他,中国的儒家是不是也是这样?中国的儒家一直都是清醒的,而不是一种盲目的、无底线的善良。在这个社会上,保护人心的善良,保护自我的美好,就像保护山川不遭受污染,土地开发不枯竭一样是我们公民的责任。为什么要去以德报怨?其实圣贤已经告诉我们了,就是这也是一种智慧,怎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人生真正有效。所以说孔子的智慧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拿来就可以用的智慧,比如他讲到人与人之间的分寸。
  我们经常说要建立一个团队文化,就是建立一个亲如一家、一切都共享的团队。很多人都说,在我们这个团队,大家没有秘密可言,都是一家人。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有点隐忧,做到这个程度难道就一定是好的吗?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就是对自己的领导特别的亲密,就离招致羞辱不太远了;朋友之间好得不得了,走得过近,那就离疏远也就不远了。因为人和人之间,不要说朋友和上下级,就是亲人之间都有它的独立性,谁也不能剥夺他人的独立,在不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为他人作出选择。我们看西方故事里有一个很好的哲学寓言,是关于豪猪的故事。豪猪身上都是刺,大家住在一起,天冷的时候都靠在一起取暖,但靠得太近就觉得彼此扎得很疼,离远了,又觉得抵御不了寒风,于是又开始靠近。最后大家就调整到一个距离,就是近到大家可以彼此温暖但是又不伤害对方。豪猪的哲学其实就是关于一个社会中人与人距离的哲学。其实温暖永远都比火热要好,因为温暖很恒久,而火热离冰冷就不太远了,所谓物极必反,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过犹不及”。但是我们往往缺少这种智慧。
  我们往往说人要以诚相待,一定要掏心窝子,但是之后我们想过后果吗?刘梦龙有一本《世说新语》,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两个名士,因兵荒马乱,就乘坐一条小船逃难,到半路的时候,岸边有一个人叫他们,说你们不是要逃难吗?能不能搭我一程啊?一个名士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现在就自己找地方吧,你不能上船了。第二个名士就说,你怎么可以见死不救?你为什么不让他上船?说你上来吧。那个人就对让他上船的人感恩不已。船本身就小,再加上了一个人就行驶得更慢了,这个时候追兵就隐隐约约地到了。第二个人就说,我们已经带了你一程了,现在追兵也到了,你就下去吧。一直没有说话的第一个名士说,现在你已经不能叫他下去了。刚才我不让他上船,是因为追兵还没有到,他要找地方藏身还找得到,上来以后就会有这个情况,现在你已经不能叫他下去了,大家死也要死在一起了。等战乱平息以后,这个搭船的故事重新传遍天下,大家就觉得第一个人的境界比第二个人要高得多,因为他可以见识到后来的结果,在人还来得及找到其他办法的时候去提出建议,而不是盲目地逞一时意气,不计后果。所以这就是一种先见之明,这个时候说明不是所有的热情都能够导致美好的结果,热情要和理性相关。
  有人问孔子,说你一个很好的朋友做错了事,你要怎么告诉他?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就是你要用好话好好地和他说,把道理讲明白。但是还有第二句话,“不听则止,毋自辱焉”,就是他不听,那你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其实我们想一想,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我们不能要求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尽管有些家长有时说,你一定要怎么样,否则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但是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他还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去强加于人。大家想一想,这其实是一种很现代的处事原则,但是孔子都说过。我们现在看一看会发现,我们今天能够想到的利益、规则,在我们古圣先贤的典籍中都可能曾经说过,只不过我们没有用心地去悟。什么是人生大智慧?为什么“知人”二字我们终身都难以做到?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里面有这么多细小的环节是可以让我们去体会的。所以孔子说,君子待人有“三愆”。就是你为人处事,怎么说话,一个公众场合的社交原则。比如你对一个人恭敬要怎么样,就是酒席上“杖者出,斯出矣”,就是酒席上拄拐杖的人先走了我才能走。大家说这么简单的事也要写进《论语》啊?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我们今天做不到的事情,而且不是少数人做不到,是很多的人都目无长者。现在社会中对整个世界缺少敬畏之心的人还少吗?所以说回到《论语》和回到幼儿园差不多,就这么简单。然后孔子就会教你,集体聚会的时候怎么说话才得体。就是待人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就是没轮到你说话就等着听别人说话。我们经常发现,比如我们聚会中有一个人刚刚旅游回来,非常想说说旅游见闻,别人不想听也要听,因为他很兴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得了奖,要和所有的人说他的孩子,其实别人也不是特别关心。这就是不该你说话的时候,你急急忙忙地就说,抢了他人话题,不顾他人感受,就是毛毛躁躁。第二种情况正好相反,“言及之而未言谓之隐”。就是该轮到你说话了,但是你不说,吞吞吐吐,大家就觉得这个人怎么这样,这就叫隐,就是你心中老在隐蔽着、隐瞒着什么东西,这是对人不坦率。第三种情况叫“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不看人脸色而说话,就是瞎子。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看人脸色说话?当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他是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因为你只看到自己。人与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隐痛,就是你在炫耀自己的时候,不要无意中伤他人。你自己在说我们家的房子多好多好,也许有的人现在没有立身之地,你说这个话就是伤害他。也有的人说我们家孩子好得不得了,有孩子多幸福。周围有一个人可能就没有孩子,你说这个人心情怎么样?所以一个人在自己喜悦的时候能够照顾一下他人的感受,就会好得多。其实这些事情难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少了这么一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大智慧?往往就是生活里面随处可见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得用心去体谅。所以孔子说,人的一辈子每一个阶段把你自己要过的关过好就行了,君子一生有“三忌”,也就是把三个关过好就行了。年少之时,血气未定,一个人冲动的时候,“戒之在色”。人年轻时候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感情,谈恋爱寻死觅活的,一生都有阴影的,这个戒不是要你戒掉,而是要你小心自己感情上的问题。及至中年,血气方刚。人到了中年特别有气性,喜欢与人争斗,这个时候要“戒之在斗”,就是别和人家去争斗。一个人可以提升自己,但是不一定要攀比他人。而及至晚年,血气既衰,一个人的生命脆弱了,“戒之在得”,就是老年人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抱怨周围的人,为什么老在抱怨?因为有所得就会患所失,这就是为什么要戒之在得,得到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最大不愉快。我们想一想,时光过去两千多年,今天的人生不也还是在这三个字吗?今天真正让我们自己把握住的话,这一生要经历多少坎坷啊。你看圣人说的话多简单,但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一个字琢磨一辈子,而在多少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这就是我们说得“智者不惑”。
  但是还有重要的一点叫“勇者不惧”。现在的和平年代、清平世界,我们不需要经常地带着刀去自卫、去防身。那什么叫勇敢呢?其实勇敢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勇敢。今天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君子的勇敢,庄子在《秋水篇》里面讲了一个孔子的故事,孔子游学到匡这个地方,突然间外面来了一群庶人,把他包围起来了。那么老师干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在那里弹琴唱歌,头都不抬,非常专注。这个时候他的大徒弟子路推门而入,指着老先生说您生命都快没有了,还在这里乐呵什么呢?老师把琴放下,笑着对子路说,你听我和你说。老师说,我“会穷久矣”,我不想过穷途末路的日子,好多年了我都想要躲开这样的日子,但没有做到;我“求通久矣”,我想过非常好的日子,也没有做到,可是我不着急,因为我能看清时运,也能看清自己。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勇敢呢?老实说,在水中行走不怕蛟龙,这是愚夫的勇敢;在陆地上行走不畏溪流、猛兽、野虎,这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这是烈士的勇敢;还有一种是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惧,以自己的坦荡从容、静观事变,熬过这个关口,这就叫君子的勇敢。所以孔子说,你稍安勿躁,我的命运怎么样,用我的智慧分析一下就会知道。结果话音刚落,在门口包围他的人推门进来了,说对不起,我们有一个仇人叫阳虎,和你长得太像了,我们围错人了,然后就把他们放了。其实我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如果和子路一样意气风发、毛毛躁躁,为了保护老师拔刀相向,这场冲突就不可避免了,引起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什么是君子的勇敢?就是先用智慧看清一切,冷静而处变不惊。能做到这样可真不容易。所以真正的勇敢来自心灵,不是来自技巧。
  大家可能看到过,日本的铃木大佐在禅宗中讲的那个茶师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非常东方化的伦理故事,寓意深长。他在告诉每个人,当我们反观内心时,就会发现心灵的勇敢比技巧要重要得多。他说在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茶师,因为泡的茶太好了,他的主人片刻都不能离开他,就是去京城办事也要带着他。茶师说京城太乱了,有那么多浪人,我又没有武功,遇到挑战怎么办?主人说没事,你穿上武士的服装,挎一柄佩剑,遇到风险别人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了,茶师就在城里溜达。结果在池塘边遇到一个浪人,浪人说我们俩比武吧。茶师很老实地说,我只是泡茶的,不会武功。那个浪人就越发嚣张,说你不会武功,却穿了武士的服装,辱没了武士的名节,我肯定要杀了你。茶师一想也对,说这样吧,我主人的事情还没有办完,下午我再到池塘边和你比武,浪人就放了他。茶师就直奔京城中最大的武馆,一看有很多人排着队,都是来拜师学艺的。他分开人群,冲到大武士面前,纳头便跪,说我求你教我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大武士说,所有到我这里排队的人都是求生的,你怎么求死呢?然后茶师就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大武士说,那么这样,你能不能再给我泡一杯茶呢?茶师一听很感伤,他想这可能是他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杯茶了。一个人在没有杂念的时候,做事就特别从容。他让人取来了最好的山泉水,用文火一点一点地煮开,然后取茶、滤茶、递茶一道一道做好,双手捧给大武士。大武士一直看着他完成了这一切,喝了一口茶,然后说,这是他一生中喝到的最好的茶,你已经不必死了。茶师就很意外,说你要教给我什么武功吗?大武士说,我教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茶师就这样回去了。到了池塘边,那个浪人已经在等他了,一见了他就把剑拔出来,说我们比武吧。茶师就想什么叫用泡茶的心面对他?于是他说,不着急,然后自己站在原地开始收拾自己。端端正正地把帽子拿下来放在池塘边,看着对方脱下外衣,慢慢叠好压在帽子下面,拿出绑带,把自己的袖口、裤脚全都绑好,还看着对方解下腰带,重新整肃形象。这个过程中,对方的武士剑已经出鞘了,曹刿论战中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人等着这么多时间,看着对手从从容容地收拾、打扮自己,越看越惶惑,到最后,这个茶师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了,就一下拔出剑来,举在半空之中,大喝一声,冲过去了。这个时候,他的对手终于就绷不住了,在这一瞬间扑通跪下了。浪人说,我求你放了我吧,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武功最高强的人。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心理学中讲一个“心理场”的较量,就是你真正镇定和从容吗?现代社会中,有多少股民最后输了,他们不是输在炒股技巧上,而是输在了心理素质上。有好多人就不相信这个股票还能涨上去,就趁着赔得还不多,赶紧“割肉”,每次都这样,结果就越赔越多。有很多人就是耐不住这场等待,其实等待有时候是一场豪赌,流光有时候会医治很多的事情,就在于你是否等得住,是否信任自己的判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心灵上的勇敢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勇敢,“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样的君子“三达德”,无非就是我们在内心做到了这样一种辽阔,而外在世界所有的威胁相对来讲就会减少很多。


摘自《支部生活》2007第4、5期



从传统中汲取力量

  中华民族有着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从诸子百家的哲言政论,到良相名臣忧国忧民的胸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如星河灿烂,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就辉煌,也为今天我们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借鉴。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为政者修身正己,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这是从政的前提。今天,我们讲自省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环节,是自我批评的重要方法。古人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并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人们不要“饱暖思淫欲”。这些警句格言值得党员干部“照镜子”,起码树立起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品德去辐射社会,这才是以德服人。反观一些干部之所以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正是因为职位只给了他们权力,却不能给他们魅力;人们服从的是权的职位,而不是人的品位。
  传统文化重民本。孟子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魏征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调了官员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一个政权如果得不到民众的拥护是不可能稳固的。得人心者得天下。为政者以天下为重,为民谋利,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有强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言必信,行必果”,求真务实、见诸实绩,真正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才能在人民心目中留下口碑、丰碑。
  传统文化重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实事求是”最早出现在《汉书?河间王传》里,毛泽东同志又对这话作了新的解释。孔子关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观点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凭空臆想、不要强加于人、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东汉王充提出“学贵能用”,“凡贯通者,贵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求,虽千篇以上者,鹦鹉能言之类也”。联想到今天,有些同志学习搞形式,搞形而上学,学习“功利化”,学归学、用归用,学用脱节。如果学习不能改变我们的行为,那么,这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呢?
  传统文化中关于处世、做人的论述,也值得我们借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观点,生动地阐明了一个人应当择善而交,也告诫我们,当领导的绝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倡导学人之长、容人之短的气度,作为一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善如流,而不能惟我独尊,搞“一言堂”,等等。
  从传统中汲取力量,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体现着执政党的宗旨,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生死存亡。为此,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三常”。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倡导“八大作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重庆代表团讨论时又提出增强“三大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一种呼唤、一种回归,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既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紧迫需要,也是全党为迎接十七大召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同时,还应加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学以致用,以世界眼光,思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投身到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实践中去。以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先进的共产党人的形象示范社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建共享,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推进社会的诚信、正义、友爱和守法,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为党旗增辉,为人民造福。
  (选自中共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在全区党政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有删节)

 


Zdhitech.Com All Right Reserved tel.021-59765555 email.Webmaster@zdhitech.com   ^Top